“满天木棉花,映红我块面,唱响南国声音,有我大湾区少年……”7月24日晚,广州中山纪念堂内,《南音颂湾区》的戏曲唱腔与童声合唱交织,拉开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的序幕。粤港澳三地400余名少年儿童携手鲍春来、赖美云、曾小敏等演艺明星,以四大主题篇章、16个精品节目,呈现了一场融合非遗、科技与时代主题的童谣艺术盛宴。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文联、省作协、省少工委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广东广播电视台承办,呈献岭南童谣十年来孵化的艺术精品,展示岭南童谣如何从“文化IP”升华成为“湾区符号”。
省有关领导同志,省直有关单位和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同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岭南童谣优秀作品创作者、少年儿童优秀合唱团队、师生代表等约1800人观看了展演。
十年深耕:从童谣IP到湾区文化符号
从2015年星星之火的20首获奖作品起步,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已走过非凡十年。据统计,十年间累计收到投稿作品7000余首,共征集原创童谣7000余首,遴选推广了《中国字 中国人》《南音颂湾区》《鸭定鹅》等280多首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优秀童谣作品,组织开展童谣传唱1270余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8000余所中小学;搭建的线上专区“岭南童谣融媒展播平台”总点击量突破4000万次。
▲《南音颂湾区》
这些童谣如同一座座“声音博物馆”,忠实记录着湾区生活的脉动,里面有广府凉茶铺升腾的烟火气,有潮汕工夫茶氤氲的清香,有客家土楼映照的月光,也有澳门土风舞跃动的旋律。岭南童谣早已成为承载湾区集体情感与文化认同的鲜活符号。
▲《鸭定鹅》
本次展演,便是用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开展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广东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用嘹亮的歌声呈现了岭南大地推进“百千万工程”、喜迎十五运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绿美广东的生动图景
亮点纷呈:四大篇章打开“时空盲盒”
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亮点纷呈,有童年NPC破次元带来“回忆杀”、有非遗文化“激情对线”、也有不同的“主题篇章”打开“时空盲盒”。
整场展演活动共设计“古韵童游记”、“新声万花筒”、“童心传声机”和“星辰望远镜”四大主题篇章,通过童声合唱、视频短片、现场访谈等形式,结合非遗、科技、体育等元素,呈现新时代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在第一篇章《古韵童游记》里,广府、客家、潮汕三地的方言童谣串烧,展示童谣中独特的韵律与内涵。
▲《担凳仔睇龙船》中,舞台背景光影交织出龙舟竞渡的磅礴景象,带来“龙舟扬帆”的震撼感。
▲粤剧名家曾小敏与小歌手王心妤共同演唱粤曲《岭南之歌》,展现出岭南地区的万千气象。
第二篇章《新声万花筒》主要彰显的是岭南童谣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进程中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活力。
▲香港儿童合唱团以手语演绎《我们的家》,澳门少儿艺术团用葡萄牙土风舞改编《和光逐梦》,展现了湾区少年开放包容、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动画片主题曲串烧中,熊大、熊二、光头强、猪猪侠、菲菲公主、乐迪、小爱等卡通形象纷纷出场,掀起了一波“回忆杀”。
第三篇章《童心传声机》让童谣变身“正能量充电站”,成为传递时代强音与少年志向的“传声筒”。
▲《荔枝妹》唱响“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新貌与丰收喜悦。
▲翁城孩子们的原创诗歌朗诵,传递了梦想、家乡、团结和活力的丰富感情。
第四篇章的《星辰望远镜》则将岭南童谣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彰显岭南童谣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与传承力量。
▲在“十五运”主题曲的动感节奏中,鲍春来、赖美云等明星同台献唱《荣耀时光》。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小海豚童声合唱团的青嫩童声,与广东老干部大学金枫合唱团的沧桑声音,交汇成《中国字・中国人》的歌声,演绎出汉字传承中所承载的厚重家国情怀。
▲在《奔跑吧,湾区少年》节目中,深圳机器人方阵整齐起舞,而让广东21地市和香港、澳门的孩子的儿童代表们汇聚舞台,将晚会推向高潮。
嘉宾解读:童声里的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汇聚了童谣创作者、教育工作者与文化学者,他们从不同维度解码岭南童谣“长盛不衰”的文化密码。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的广州市豪贤路小学校长叶丽诗,十年前曾带着学生登上第一届、第二届岭南童谣的舞台;十年后,她带着当年的学生严语一起再度登临童谣的舞台。童谣的传承,便是这样在时光的交替中融入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心中,化作他们成长的润土。
▲科普作家、“十大科普自媒体”博主河森堡以自媒体人的视角,为童谣赋予了新的时代注解:童谣的美,在于它能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最真挚的情感,让孩子们在吟唱中记住家乡的风物,留住乡愁。
▲连续六年在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中载誉而归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黄国营,分享了他与岭南童谣结缘的故事,“童谣不应是文化温室里的花朵,而要成为扎根时代的蒲公英。”他寄语道:要让文化的种子在歌声里慢慢发芽。
户外乐园:打造童谣嘉年华
展演活动的外场以展览形式集中呈现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的活动成果。
▲活动设置了星光小舞台、非遗民俗摊位、互动游戏区、手工DIY专区、十五运主题展区。
▲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不定时现身互动,为孩子们献上一场与童谣为伴的暑期音乐嘉年华。
▲中山纪念堂的左侧大榕树下,两块长约20米的展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现出岭南童谣十周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5位童谣名家的“创作者说”,传递出岭南童谣创作背后的初心与理念;加上三名来自广州市越秀区豪贤路小学的小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全民共创:编织文化传承的生态图谱
这场星光熠熠的展演活动,萃取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十年精品佳作,背后更是以童谣作品生动折射出大湾区发展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展现大湾区十年建设成果与人文精神凝练。
从此次汇演的节目可以看到,岭南童谣早已从舞台走进课堂,融入广东中小学校的日常美育。醒狮、鳌鱼舞、南拳、粤剧等非遗元素与童声的结合,更是彰显出岭南童谣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
当尾声《我和我的祖国》深情旋律奏响,全场舞动的红旗汇成一片赤诚的海洋,映照着孩子们纯真而自豪的笑脸。此刻,岭南童谣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形式,它是镌刻在湾区少年心灵深处的共同文化胎记,是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由青春力量谱写的鲜活注脚。
“拾梦向未来”——正如晚会主题所昭示的,这束由纯净童声点燃的文化星火,必将照亮岭南文脉赓续创新的壮阔新征程。
掘金配资-掘金配资官网-太原股票配资-配资公司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